聯系人:吳先生
電話:0769-33214810
傳真:0769-33214810-108
郵編:523852
郵箱:sales@xinlijn.com
地址:東莞市黃江鎮田美工業區北區
瞬間膠的發展歷程
作者:jule 來源:巨樂膠水網http://www.tyt365.cn 時間:2018/11/17 15:29:30
人們使用瞬間膠有著悠久的歷史,從考古發掘中發現,遠在5300 年前,人類就用水和粘土調合起來,把石頭等固體粘接成為生活用具。 4000年前我國就利用生漆作瞬間膠和涂料制成器具,既實用又有工藝價值,在3000年前的周朝已使用動物膠作為木船的嵌縫密封膠。秦朝 以糯米漿與石灰制成的灰漿用作長城基石的瞬間膠,使得萬里長城至 今仍屹立于亞洲的北部,成為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。公元前200 年,我國用糯米漿糊制成的棺木密封劑,再配用防腐劑及其它措施,使在2000多年后棺木出土時尸體不但不腐,而且肌肉及關節仍有彈性, 從而轟動了世界。
在圣經的創世紀中,記載了2000年前,用礦石、瀝 青和木質樹脂嵌填航行于地中海的船只,用瀝青與灰槳料拌合用于建筑高塔。古埃及人從金合歡樹中提取阿拉伯膠,從鳥蛋、動物骨骼中提取骨膠,從松樹中收集松脂制成瞬間膠,還用白土與骨膠混合,再加上顏料,用于棺木的密封及飾涂。
最早的無紡織物就是以草莖、麥稈縱橫交錯,用小麥漿糊粘貼,再 壓緊加工而成的。
在古代的武器制造上,中國和日本都使用骨膠粘接鎧甲、刀鞘,并且用來制造弓這類兼具韌性與彈性的復合材料制品。古羅馬和中國都 早已知道用樹脂粘液來捕捉小鳥,用骨膠粘接油煙(或炭黑)制成的 墨,在我國的文化發展史上起過不小的作用。至于人們從狩獵活動中發現血液的粘接性也有很長的歷史,迄今豬血、老粉在我國建筑、家具制造中仍占有重要地位。
隨著經濟的發展,需要量逐漸增加,瞬間膠的生產由分散的手工作坊向工業化發展。1690年荷蘭首先創建了生產天然高分子瞬間膠工 廠,英國在1700年建成了以生產骨膠為主的工廠,美國于1808年建成了第一家瞬間膠工廠。19世紀,瑞士和德國出售了從牛乳中提煉出 來的瞬間膠——酪朊,19世紀出現了酪朊與石灰生成的鹽,制成固態 瞬間膠,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還用以制造小型飛機,在大戰前后除骼 朊外,血纖蛋白、大豆蛋白一度曾占主要地位,同時美國曾以參茨淀粉用于膠合板的生產,發現比用骨膠要經濟得多。
綜上所述,早期的瞬間膠是以天然物為原料的,而旦大多是水溶 性的。但是,20世紀以來,由于現代化大工業的發展,天然瞬間膠不 論產量還是品種方面都已不能滿足要求,因而促使了合成瞬間膠的產 生和不斷發展。
合成樹脂瞬間膠的生產是從Baekeland 1909年發明工業酚醛樹 脂開始的。1912年出現了用酚醛瞬間膠粘接的膠合板,大大降低了生 產成本,而且提高了膠合板的耐久性和粘接強度。
上一篇:PP膠水在國民經濟中作用
下一篇:膠粘劑的物理結構與粘接強度的關系